欢迎访问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委员会官网。
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 > 行业新闻 > 癌症竟然是可控的慢性病?
癌症竟然是可控的慢性病?
作者:    分类:行业新闻    时间:2019-4-30 10:59:33    浏览:1520次
《癌症竟然是可控的慢性病?》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为您提供,《癌症竟然是可控的慢性病?》介绍了关于癌症早期的预防和早查,对做好民族地区肿瘤防治工作有着积极地意义.
2019年4月15日~21日
是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
今年的宣传主题是
“科学抗癌 预防先行”
旨在倡导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,
加大防癌抗癌科普宣传,
提高群众对癌症预防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认知和接受度,
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疾病负担。

我们对“肿瘤”一词已经不再陌生,它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。因此,我们要高度重视,唤醒身边的每一个人“关爱生命,远离肿瘤“。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,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。肿瘤又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,我们口中说的“癌症”即为恶性肿瘤。
根据有关报道,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在逐年增长,其中肺癌居于首位,其次我国常见的癌症还有:胃癌、结直肠癌、肝癌、乳腺癌、食管癌、甲状腺癌、脑瘤等,虽然肿瘤是“隐行“杀手,但是,只要平时留意,还是可以发现它的蛛丝马迹的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如何早期发现肿瘤发出的一些信号,让肿瘤远离我们的生活。

警惕10个肿瘤预警信号
1、身体任何部位,如乳房、颈部、腹部发生原因不明之肿块,并不断地增大,需要警惕乳腺癌、皮肤癌、恶性淋巴瘤、颈淋巴结转移癌等。
2、经久不愈之皮肤溃疡,需要警惕皮肤癌。
3、黑痣或疣迅速增大、变硬、不平、溃烂、出血,需要警惕黑色素瘤或皮肤癌。
4、中老年已婚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,需要警惕宫颈癌或宫体癌。
5、久治不愈的干咳或咳血,要警惕肺癌。
6、持续性消化不正常、上腹部不适、大便隐血,需要警惕胃癌。
7、持续性声音嘶哑,需要警惕喉癌。
8、便血或排便异常,需要警惕大肠癌。
9、耳鸣、听力减退、鼻塞、回吸性血涕、头痛,需要警惕鼻咽癌。
10、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。
总的来说癌症的治疗在最近几十年间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,但大多数恶性肿瘤依然需要早期预防、发现,早期治疗才能收获好的效果,如宫颈癌、乳腺癌等。因此肿瘤的早期发现与防治意识越来越显得重要。

定期体检、定期筛查
专家建议,30岁之后应该每一年做一次体检,50岁以后应该每半年做一次体检。同时体检项目要“量体裁衣”。

部分癌症逐渐步入可以治愈行列
令人欣慰的是,随着科技的进步,许多癌症逐渐步入“可以治愈”行列,如宫颈癌是“最容易被治愈的癌症”。癌症难以治疗,在于弄不清其病因、病机。因此当医学家发现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(HPV)

有关后,宫颈癌便成了“最容易被治愈的癌症”。如果能早期发现,治愈率几乎可达百分之百。目前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的癌症疫苗就是宫颈癌疫苗。
还有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可达90%以上,全社会对女性的关爱、钼靶检查等项目的推广,使得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在发病早期就能被发现,其整体治愈率也相应提高70%-80%。另外,治疗理念的革新,使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极大改善。乳腺癌以前被认为是一个局部病变,一旦确诊常采用“根治术”,还要清扫腋窝淋巴结,甚至要把胸大肌、胸小肌都切掉。而近年来,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癌其实也是一个全身性疾病,手术技巧的改进,包括化疗药物、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更多参与,使乳腺癌患者既保留自己“完整的身体”,又能长期生存。

远离癌症,倡导健康生活
远离癌症,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,减少社会和环境的致癌因素是远离癌症的最根本方法。为了避免更多的人患上癌症,倡导健康,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。
1、压力是重要的诱肿瘤因素,所以我们应该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,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疲劳。
2、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戒烟限酒,少嚼槟榔。吸烟是众所周知的致癌因素,75%的头颈部肿瘤与吸烟饮酒有关。
3、作息规律、不熬夜。多运动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
4、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,如被污染的水、农作物、家禽鱼蛋、发霉的食品、腌制食品等,在饮食中不能偏食,应以五谷杂粮主食为主导,多进食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盐、低油的食物,摄入足够的新鲜水果和蔬菜,谨防病从口入。

学会自我调节:
癌症的发生不仅仅受到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以及遗传等因素影响,性格、情绪等也会通过心理和生理的机制影响癌症的发生与发展。

 世界卫生组织提出,
 1/3恶性肿瘤可预防,
 1/3可治疗,1/3可治愈,
防治肿瘤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。
《癌症竟然是可控的慢性病?》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!
分享到:
版权所有 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 

建站技术支持:同信网络.长春网站建设